2009-07-09

關於自由 , 箝制了誰的 呼吸



新聞自由 , 在當代社會觀點中已被視為一種必備的意識 也是一種"所謂"民主的體現 ; 這面旗幟之後 , 捫心自問 , 所謂的自由為何? 如何的自由?

參照McQuail的思維:新聞自由 , 指的是:出版所擁有一種權利 , 包括出版前不需執照 , 不接受政府檢查, 以及不需要面對任意的非理性的懲罰等三不原則(McQuail, 2003, p.167)。

媒介得以具有權力 , 在於口中所喊的新聞自由 , 這是一股對抗國家機器的力量 ; 相對於他的 , 是媒介道德與責任。憑藉著自由 , 媒介的力量來自於社會的期盼 , 期盼於媒介發聲 對抗且牽制國家機器的力量 ; 而社會責任與道德便支撐於這股力量不流於濫權。而今 , 多少媒介藉著廣告主而生 , 強調自由的背後 , 是對於利潤更深遠並強烈的渴望 ; 追求自由卻減輕責任為的是攫取最大的閱聽人。
媒介是鑲嵌於整個社會體系之內 , 其所謂的自由更是整體社會的包容所賦予的 ; 在一樣的次體系中 , 媒介運用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步一步的吸取關於大眾的鮮血但是 , 請先別急著批判 , 我知道
也了解組織中的苦與悶。閱聽眾們 , 何嘗不是幫兇?


記者的自主被多重的剝削 :

一者:閱聽人的口味 , 也是收視率問題 (其牽扯到的是口味的培養)

二者:廣告主的需求 , 也是目標受眾的問題

三者:新聞室社會化 , 所謂的團體壓力與組織沉默螺旋

四者:意識形態氛圍 , 整體社會被各式分割的意識形態需求

在這些前提之下 , 所謂的自由為何? 何以為何? 自由 , 是廣告 主可以吸引最多目標受眾以追求獲

利? 還是以各式強調的意識形態去分割大眾mass(抱歉 , 我不以 為台灣社會大多是公眾public)無論是

哪個面向 , 媒介所謂自由的口號 , 講求的是那一批批製造出的 閱聽人 , 這些代表著票房 , 也代表著廣告主願意出手的支票。在這個架構之下 , 新聞自由 , 媒介自由是被大聲嚷嚷的強烈訴求 , 而對於大眾利益的社會責任與媒介道德卻輕輕放下。

我們每個都是幫兇 , 在當你買下那些有強烈色彩 , 激情符碼的媒介呈現時候。媒介自由已經形成一種神主牌 , 一種表象的追求 , 骨子裡是對於利潤的渴望。

對於此 ,我感到難以喘息。公眾利益被剝削 , 彷彿箝制了社會的氣管 , 越久不得呼吸 , 腦子就受到損害所有的人 , 在缺氧的環境中 , 自顧自的被限制 被壓抑。你說這些你知道 , 我不相信 ...因為你口中說不要 , 身體倒是被規訓的很誠實。




1 則留言:

Akahoshi 提到...

讓我們在2.0世界內,取回呼吸的自主吧。
這是我一心嚮往的淨土,不容許被政經雙手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