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傳播行為與工具的確是在不斷地改善、創新。2006年Sony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電子書閱讀器和配套的電子書店,吹起自古騰堡發展排版印刷後全新書面文本閱讀習慣的革新號角。E -Book Reader是負載著數位文本的傳播媒介平台,在文本內容(text)上,不僅是書面的,更涵蓋了一切出版品的數位呈現(包跨音樂,圖像,動畫)。
從市場面向有兩面可以探討:
(1) 樂觀面向來看:據市場調研機構Rorrester的調查,到2013年時,僅美國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的產品銷量就將從今年的300萬台增長到1300萬台。
(2) 悲觀的是,對照美國市調機構NPD於2009年統計, Kindle自2007年開賣以來,方才累積將近100萬台的量。由此可見在可攜式電子書閱讀器(Portable E-Book Device)仍尚未撼動傳統紙本的市場與改變閱聽眾的使用習慣。
整個E -Book Reader市場呈現出上述兩個不同的看法,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突破技術所涵蓋各式的創新與整合。並且,零售商們亦開始和相關設備廠商建立起合作關係,藉此推廣電子書閱讀器和其他平板電腦。它們希冀透過兩種方式獲利,一者為在它們自己的實體店銷售這些實體產品,再者則是在網路上銷售內容和其他產品來獲利。吾人以為,整個市場至今尚未普及並非內容層面的問題,整個技術架構與閱聽人使用習慣才是普及率的關鍵。事實上,並非內容不是問題,而是相對於整個服務體系的架構與技術的支援,內容是相對較小的阻礙。
分析整個電子閱讀器可以發現有幾個面向的特點。
內容方面:豐富且多樣化。多數出版商對於熱門商品都有推出電子書版,新聞報紙也有提供相關服務,更甚者,在許多學術單位也都有提供期刊、論文、文摘等電子書版。
技術方面:包涵了整個電子閱讀器的背光材料(LCD、OLED與E-LINK的材質之爭);軟性電子紙技術尚未發展成熟,無論是E-lnk(微膠囊電泳技術)、SiPix(微杯技術)、Bridgestone(電子粉流體技術),或者是富士通(膽固醇液晶技術)皆然,且製程尚未全自動化,因此,電子書服務業者極可能得因應技術變革調整軟硬體產品規格(蔡宜秀 , 2009)。
服務方面:除了單就文本內容所作出數位化呈現,電子閱讀器更是整合多方文本的平台(就如同前述的各式影音、圖像呈現)。更甚者,現在更是稙入無線網路技術,線上購買、分享、發表都不再是難事,從這些面向看來,閱聽眾不再是閱聽眾,這個整合性平台,將閱聽眾的自主性提升到新的境界,不再侷限於閱讀的單面向吸收。
從上述的介紹我們可以預見到幾個電子閱讀器的新契機與挑戰:
(1)電子書閱讀器產品不僅是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購買選擇以及更自主的使用行為。許多新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在銷售的同時還附帶了免費移動寬頻上網服務,這樣閱聽使用者就可以迅速瀏覽網路商店和下載包括音樂、圖片和影片等各種內容。
(2)電子書閱讀器,不單只是閱讀書。如誠上段所介紹E -Book Reader不單只是書面文本的呈現,其更是整合了多面向文本的呈現平台。閱聽使用者不再只是用這個裝置去看書,更可以閱覽圖片、音樂、影片來輔助閱讀行為。
(3)如何從習慣傳統紙本的閱聽使用者中闖出自己的路以及市場價值是需要追尋的方向;激起閱聽使用者的需求抑或改變使用者的使用行為?
(4)技術成本的降低。最強烈的面向在於整個裝置的背光技術:LCD與E-LINK之爭,還有E-PAPER的研發
(5)服務層級的多元化。新代的電子閱讀器更將無線網路納入整個裝置架構中,一方面提昇使用者的便利性,二方面也對於整個服務內容邁向更多元化。
根據研究結果,總結出與電子書消費相關之建議:電子書硬體與軟體內容,應發展良好以及人性化的連結方式,加強消費者對電子書有用、容易汲取大量數位內容的產品印象(王東澤,2006)。電子書閱讀器的發展是因應整個電子書的崛起,當然,欲將傳統紙本取代是困難的也不甚需要。在這個新技術興盛的當下,或許也該思考,閱聽人從中獲得的自主有哪些?更甚者,在這個整合性平台之中,內容創作者的產權要如何劃分?對於此,我們寄予期待,一個新傳播面向的興起,不僅是代表技術的進步,更是整個傳播學門在面對新物件時可以不斷地檢視、應驗。
參考文獻:
中新網(2009),商刊: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火爆 運營商或提高費用
http://www.cns.hk:89/it/it-itxw/news/2009/09-25/1885272.shtml
Hal的部落格(2009),可攜式電子書閱讀器(Portable E-Book Device)市場發展分析
http://blog.udn.com/hal9678/3181415
聯合新聞網,費家琪(2009),電子書、數位閱讀市場概況
http://money.udn.com/report/storypage.jsp?f_MAIN_ID=405&f_SUB_ID=3912&f_ART_ID=192343
ZDNET Taiwan,蔡宜秀(2009),本土電子書市場能起死回生嗎?
http://www.zdnet.com.tw/print/?id=20139653&type=
科技產業資訊室(2008),市場報導:電子書終於於2008年開花結果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display/2008/eedisplay_08_053.htm
GIZMODO.COM,matt buchanan,2009,Giz Explains: Why There Isn't a Perfect Ebook Reader
http://i.gizmodo.com/5152092/giz-explains-why-there-isnt-a-perfect-ebook-reader
王東澤(2006),電子書市場認知與消費傾向之探究 The Study of Market Analysis and Consumer Behavior for Electronic 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